2007年“两会”关于自主创新的议案和议案十分多。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回应,国家发改委每年“两会”后都会接到大量代表、委员有关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减缓装备国产化进程的议案和议案。
但目前我国石化根本性装备方面的自律知识产权只有50%,大量技术与设备还必须从他人手中“当作”。 创意之路艰难力争与国外企业抗衡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内企业仍然并未停下来石化装备国产化的步伐。 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内石化装备制造业不能生产一般设备,根本性设备基本靠从国外引入,乙烯装备堪称成套引入。
1983年国务院发布命令《关于抓住研制根本性技术装备的要求》以后,我国石化装备制造业采行科研、设计、生产和用户结合的方式,相结合石化重点建设工程和技术改造项目,采行自律研发,联合攻关,获得了一大批根本性石化装备研制成果。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精制、加氢裂化等主要生产装置用于的反应器、换热器、塔器、工业炉、专用机械、储运设备、压缩机以及石化用泵等设备可以扎根国内生产。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30万吨乙烯成套设备的研制成功基本上采行了对引入装备技术展开消化、吸取和缔造新的方式,构成了一系列具备自律知识产权的装备技术,提升了石化装备国产化水平。
如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通过与国外合作生产形式掌控了炼油氢化设备的冶金、切削、焊和检验技术,研发了氢化反应器系列;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引入GE意大利新比隆公司、德国德马格公司和博西格公司技术,经过消化吸收再行创意,研发了石化生产装置大型离心压缩机和来回压缩机系列;杭州汽轮动力集团有限公司引入德国西门子公司技术,研发了工业驱动汽轮机系列;杭州杭氧股份有限公司引入德国林德公司和美国S-W公司技术,研发了大型空分设备和板翅式换热器(冷箱)系列,这些设备皆能与国外著名大公司生产的同类设备相媲美。
本文来源:华体会体育app官网下载-www.sgczbyy.com